
6月22日,“愛爾眼科眼底病論壇2025暨第四屆長三角論壇”在上海舉行。會上,覆蓋華東、輻射全國的“眼外傷救治會診中心”正式成立,馬志中、顏華、胡運韜、王志軍、盧海、林曉峰、江睿、鄭志、王志良等我國眼外傷領域頂級教授擔任特聘會診專家,這標志著上海愛爾眼科醫院在急重癥眼病診療領域實現了“區域協同、快速響應”模式的突破,成為守護患者光明的關鍵節點。
“眼外傷救治會診中心”正式成立
眼外傷“全明星戰隊”,
為近千萬患者帶來光明新希望
眼外傷是全球首位的致單眼盲病因[1]。黃金救治時間有限。
在傳統模式下,眼外傷患者平均需輾轉多家醫院,方可獲得有效治療。這些痛點推動了眼外傷救治會診中心的誕生。該中心整合了全國眼外傷學科的優質專家資源,將為華東地區乃至全國的眼外傷患者搭建一個高效、規范的就診與會診平臺。
上海愛爾眼科醫院李勇院長曾經接診救治過一例外地復雜眼外傷患者,雖距離遙遠,但經過上海愛爾眼科醫院的綠色通道、多學科專家會診,李勇院長團隊積極救治,為其實施多次手術,最終保住了患者的傷眼光明。
李勇院長為患者看診
愛爾眼科醫院集團上海區首席專家胡運韜教授牽頭了該眼外傷救治會診中心的成立,其中每位特聘專家都是行業領域的佼佼者。中華醫學會眼科分會眼外傷學組名譽組長、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馬志中教授,獲得亞太眼科學會終身成就獎。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眼外傷學組組長、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顏華教授,牽頭制定了多個眼外傷診療指南共識。此外,還有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全國委員、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眼外傷學組副組長、愛爾眼科醫院集團北京區副總院長王志軍教授,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眼外傷學組副組長、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盧海教授,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眼外傷學組秘書長、愛爾眼科長沙醫學中心林曉峰教授,還有其他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眼外傷學組委員,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人民醫院鄭志教授,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江睿教授及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王志良教授。
胡運韜教授發表講話
“眼外傷全明星戰隊”加持,通過優化轉診流程、提供遠程指導、開展疑難病例會診等形式,為眼外傷患者構建起一條守護光明的“生命通道”。
從“單點突破”到“體系化作戰”,
疑難眼病診療能力躍升
上海愛爾眼科醫院從兒童、青年、中老年等不同年齡段人群的眼健康需求出發,進行精細化、個性化的專科建設,開設斜弱視門診、眼內鏡近視手術門診、糖尿病眼病門診等,構建“全生命周期”眼健康管理體系;到為國際患者提供“多語種服務+商保直付”服務,打破語言和支付障礙,提升國際患者的就醫體驗。
從推出“24小時視網膜脫離綠色通道”,確保急診患者能在最短時間內得到緊急救治;到成立“上海首家眼內注藥中心”,通過優化診療流程、整合醫療資源,推出“三合一”的診療服務新理念:一次就診完成診療流程、一站式診療方案、一生眼健康守護,大大提升了診療效率與質量。
胡運韜教授為患者看診
從成立“上海愛爾眼科疑難眼病國際遠程會診中心”,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診療服務體系;到如今落成的“眼外傷救治會診中心”,匯聚國內外頂尖專家資源,實現跨地域、高水平的診療合作。上海愛爾眼科醫院已經從單一的技術突破,邁入系統性疑難眼病診療能力全面躍升的新階段。
李文生院長為患者看診
從專科專病門診的建設,到特色診療服務體系的搭建,再到疑難眼病生態圈的構建,上海愛爾眼科醫院的這二十年,始終秉持以患者為中心的理念。愛爾眼科醫院上海特區副總院長李文生表示:讓診療技術的精度與醫療體系的溫度深度融合,讓優質醫療資源與數字智能科技深度結合,必將讓更多眼疾患者受益,使他們能夠重新沐浴在光明之中。
數據來源:
【1】Int Eye Sci, Vol. 13, No. 9, Sep. 2013 眼外傷住院患者臨床回顧性分析